时间过得真快,继上次亭子口归来后,一晃10余天又过去了。天下哪有闲得住的钓鱼人?今天阳光明媚,正好约上战友,各自携带家里“领导”,出发我的快乐之地,新津七星村附近的一个小山塘。早上8点多外出,辛勤、忙碌的大家早已排队而行,许久没看到的“早高峰”被自己赶上了……
经过近一小时的车程,终于“冲”出了途经的双流、新津两座“大”城市,顺利到达我的冬天常来之“垂钓乐园”——熊老太婆放钓的一个小山塘。
快到上午10点了,这时,居然塘里还没见着以前那些熟知的钓友身影。说明大家又可以随意选择钓位,当然钓位本来也不多。冬季钓位多数应选择“坐北向南”,便于抛竿和观漂,太阳从背后照过,那种舒适的感觉,只有亲身体验了的,才知其中味。所以,选择坐在坝上,便于走动和操作。尔后老规矩,自泡酒米,加上老坛谷麦,先打窝……
全程用滑漂、单钩、挂老坛谷麦中的“最帅”麦粒作钓。当然,为了保证窝点距离岸边稍远、饵料不容易大面积散落,我的老古董,小型饵料配方船需要出战帮忙……
3米6滑漂线组制作完成下水摆起,在静等鱼儿前来亨受美味、咬钩中招的时候,观赏、并顺拍几张塘边风景。虽然有半年多时间没来过,该山塘周围还是一样的秀美。
冬天发窝较慢。在鱼儿未进窝觅食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……
大半年时间没来过这里了。所以鱼情到底怎么样一概不知。经过漫长的等待,终于浮漂有了动作,第一口果断让我抓住,原塘自繁小鲤鱼一尾。
尔后陆续再钓了两尾小鲫鱼和两尾大板鲫,最大的那尾有一斤左右,虽说是老板放的,也因鱼儿入塘时间偏久,而味质势必得到了改变,所以,只有入护带回家。但,同行的战友一不小心又摘得“空军”奖杯一枚,剖析或许是浮漂吃铅太大,调漂上出了差错而看不见鱼的吃口……
总之,我这30豆玩半天,既过了钓鱼的手瘾,烤了太阳增强身体免疫力;还能来一盘凉拌鲫鱼,补充身体蛋白质,两全其美。我长期的小山塘,进入冬春天不想跑太远的话,仍是我时不时就会来的一个好地方……